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难忘的北大荒
        2014年12月16日 【字号:

        难忘的北大荒

        北大荒精神永葆青春

        西单活动站  邹振东

        年过花甲,退休多年,回忆过去,小结人生,可以告慰父母,报知师长,相告亲友的是:自己的人生轨迹稳步地逐步呈上升之势,可算是学业有所成、事业有所成,问心无愧地回报了社会,报效了国家。

        如果说小学、中学的学习生活,尤其是高中时代受教育、入团、听党课等的难忘经历,引领了自己的人生方向,那么下乡十年的北大荒生活,无疑牢固奠定了自己人生的厚实基础。

        回想45年前响应号召,放弃毕业分配按政策可以留城就业的机会,和同班好友于培坚一起主动报名、守候区有关部门三天三夜,终于领到了批准上黑龙江军垦(597团)的通知书。三天后即打点行装、背上背包,踏上北上的列车,告别父母亲友,离别黄浦江畔——大上海,满怀屯垦戍边、建设边疆、保卫边疆的雄心壮志豪情,经过三天三夜的行程,于1968年9月18日抵达祖国北国边陲——黑龙江。

        难忘北大荒十年的第一站,身在597团(3师19团)直属工程连,初次涉足社会,接受了人生的洗礼,付出了多少血汗,经受了多少磨难,尝受了多少挫折。曾经三九天冒着风雪采石打炮眼、填药点炮,清理石场,多次冒险排哑炮;曾经冬天归楞抬木头,一次从楞堆上摔下,造成脑震荡昏迷,生平第一次住院。眼看着建成的一块块新晒场平整如镜,一栋栋砖瓦房平地而起,虽长期住帐篷,内心充满无限喜悦。

        难忘北大荒十年,曾经为了“支农”及在农业连队蹲点一年,曾经为抗击春涝而顶着冰凌播种;曾经“三伏天”头顶烈日铲地护苗,一天几十里地铲不到头;曾经麦收时节手握镰刀水中捞麦;曾经冒着九月早降的大雪扒开雪堆抢收大豆玉米。

        难忘北大荒十年,“兵团战士爱喝汤,农场职工常吃素”,只知尽力付出,不懂什么保健养生。一年吃不上几顿爱吃的大米饭,吃上一顿猪肉炖粉条就像是过年。每年开春时节,天天面对熬白菜萝卜汤,竟无半点怨言。

        难忘北大荒十年,曾经办过大案,破过难案,经历无数自然风雨、政治风波的考验,忠诚不改,刻苦学习,渴求进步,入党提干,逐步从幼稚走向成熟。

        难忘北大荒十年,当地父老乡亲关心教育,同志友好,朋友互助,同吃同住同劳动,同甘苦,共患难,并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另一半,结婚成家,心爱的女儿亦在红兴隆农场管理局医院的产房呱呱落地。

        难忘北大荒十年,刻苦学习各种知识,凭着较为厚实的学习功底,终于在1977年底恢复高考时未参加初试,复试前10天才报名开始复习,考了师部考区文科状元,圆了迟到10年的大学梦,走上了人生新的旅程。

        难忘北大荒十年,刚下乡不到半年就发生了珍宝岛事件,我国军民奋起自卫反击,我们曾夹道迎送开赴前线的军车、炮车和坦克。团里奉命组建武装值班营,本人上交了心爱的瓦工工具(连里一位技艺最好的六级瓦工是我的师傅),扛起枪杆,主要利用工余时间军训,列队、走步、瞄准、投弹、刺杀……白天干活,晚上站岗、放哨、巡逻、演习。全连上下群情激愤,斗志昂扬。一天晚上全连整队赴团部,向现役军人的团政委呈递请战书。一辆上前线军车在团部附近北大岭不幸翻车,我和好多战友都上团部医院看望慰问,为抢救一位重伤员的生命,本人坚决伸出了胳膊无偿献出了200毫升鲜血。更难忘我们的好战友、同校学友葛天牧同志,为保护通往前线战略公路的安全,冒着严寒,夜守小木桥边,不幸意外被烧死,他的未成年的妹妹又毅然离开内地大城市,前赴后继来到黑龙江,扛起了哥哥的枪……

        此时此刻,心驰神往,心绪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一次令人刻骨铭心、永难忘怀的军事拉练。那是1970年1月2日凌晨6点,我连紧急集合,全体指战员乘着夜色,全副武装,扛着枪杆,背上背包,每人背包上挂着几块冰块(提前一天放水在饭盒里冷冻而成,以便到宿营地埋锅化冰烧水做饭之用)。在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,又在一天中天将亮未亮的最寒冷时段,冒着零下40多度的冰天严寒,迎着凌冽的北风,脚踩着雪地冻土,出了团部,翻过北大岭,向西疾行,以执行营部命令:限于上午10点前赶到约40里外的指定地点,全营5个连队展开军事演习——抢攻争夺山头。

        行军路上,全连指战员精神抖擞,斗志昂扬。连长和各排长不时轮番交错地喊着队列行军口号:“一二三四、一二三四”,此起彼伏,不绝于耳;“屯垦戍边、保卫祖国”响彻云霄,喊声动地,震散了凌晨的轻雾,惊醒了夜宿的眠鸟。但天实在是太冷了,虽然大家情绪饱满,热血沸腾;虽然每个人都穿着棉服,戴着棉

        帽和棉手套,穿着棉鞋,有的女战士还戴着口罩,但难挡逼人的寒气。前三五公里,由于急行军,每个人身上都微微发热出汗,喘着粗气,慢慢经西北风一吹,寒风浸衣,浑身冰凉,眉毛、头发和男同志的胡须上都凝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,一些女同志戴着的口罩被冻成了龟壳硬盖一般。握着枪杆的手冻僵了,不时换手握枪揉搓;脸蛋冻白了,或自己轮换用手按摩,或战友间互相帮助轻轻按摩......或许是服装装备不够,未能穿戴“三皮”(皮大衣、皮帽、皮靴);或许是值班营、连组建不久,缺乏严寒条件下的冬训经验;或许是天实在太冷,气温实在太低;或许是年轻的战士们缺乏寒冬的锻炼,全连约有三分之一的战士被不同程度冻伤。以前只知烫了会起泡,没想到冻了也会起泡。于培坚同志后颈部被冻起了一个鸡蛋大的水泡,我的双侧脸颊则被冻得一边起了个鸡蛋大的水泡,左手小指被冻麻木(一周后才慢慢恢复正常感觉,但指甲坏死脱掉,数月后新指甲才慢慢长齐)。全连一路急行军40里,按规定时间提前到达演习集合地点。各连连长先后向值班营营长魏延生同志报告情况,平日爱兵如子、严格管理的好营长魏延生同志(曾是孤儿,后加入解放军参加解放战争,并曾到西藏平叛),心疼得立刻下令:取消原定的军事演习计划,各连尽快返回驻地,抓紧及时体检疗伤。此事虽已过去了40多年,仍然历历在目,记忆犹新,如在眼前。尽管1982年初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工作,冬天戴着棉手套骑自行车,唯独左手小指仍隐隐作痛;尽管冻伤在脸上留下痕迹,却从未有过丝毫怨言。而是深感难忘的锻炼,增加了一种需要的成长经历,增强了一种心灵升华的感受,释放了一种戍边求战、保家卫国的情绪。

        难忘北大荒十年,北大荒十年难忘。尽管有人说是“浪费青春、蹉跎年华”;尽管耽搁了学业,晚上了十年大学;尽管当时的许多言行带着时代的印记,但我从不后悔把一生中的黄金年代——20岁至30岁奉献给了北大荒。北大荒给了我磨练,给了我淬火,给了我成熟,给了我北大荒精神的熏陶:一是不怕苦难。“过了黄洋界,险处不须看”,尝遍人间千般苦,不再惧怕世上难,从容不迫面对苦难,必胜信心解决危难。二是知足常乐。常怀平常心,安以宁静,乐于淡泊,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不贪求、不贪婪,廉洁从政,不因贪求而亏心,半夜不怕鬼敲门。

        难忘北大荒十年,北大荒精神难忘,北大荒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延续。日月穿梭,时光流逝,我衷心祝福昔日北大荒,如今的北大仓大步走向辉煌。昔日的北大荒战友虽然渐渐老去,但北大荒精神永远不老,北大荒精神永葆青春!

        来源: